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信息详情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是白云区一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骨干高中,创建于1947年,2000年被评定为白云区一级学校和广东省绿色学校,2002年被评定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9年白云区政府将“扶持八十中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白云区教育局在《白云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扶持八十中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力争2011年通过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学校占地面积1045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858平方米。学校整体设计主题格调是江南小景,校园内层楼雅亭、荷塘鹤影、翠竹清韵、怪石奇葩,环境一流,美不胜收。      学校现有教学楼3栋,设36个教学班,学生1857人。学校校园规划科学、整洁美观,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教育教学场地充足:生均占地面积56.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7.2平方米,有可供1300人住宿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及82套教职工公寓宿舍。学校还建有科学楼1栋,综合楼1栋,图书馆1个,学生宿舍2栋,教工宿舍2栋,饭堂大楼1栋;建有专用场室32个;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1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台17个,完全满足学生学习、活动需要。    学校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164人,专任教师154人,本科学历152人,研究生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3人;中学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67人;全国优秀校长1人,享受白云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骨干教师3人。2009学年有5名教师被聘为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10位教师被聘为白云区学科教研会理事,26名教师被聘为区教育发展中心学科中心组成员。      经过六十多年磨砺,学校已经形成以下鲜明特色:      一、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丰富和发展,学校提炼出了“以人为本,发展潜能”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一方面,教育要面向全体师生,关注每个师生的发展需要、发展意向,为每个师生的发展可能提供现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意向提供不同的课程学习和发展空间。“发展潜能”一是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树立奉献精神;二是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使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先进办学思想的统领下,确定了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其真实内涵是学校应当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以教为主的“教堂”,从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育从控制生命回到激扬生命。      二、人本化管理促进课改高效落实      1、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为了确保新课程能顺利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委员会”,建立了“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严格执行课程规划,按照课程计划设定的“学习领域”的“必修”“选修”“实践”三大课程的结构模式,遵循课程的计划节数来编排课程,同时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设了选修课程。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学校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适时安排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形成与国家课程计划相一致的课程结构体系。      2、落实师生管理的主体地位。在“以人为本,发展潜能”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自主权,让广大师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逐步实现教学管理民主化、人本化。人人都是主人,人人参与管理,目前教学研究中心下设的“教学常规管理小组”“导学案研究小组”“教学评价与指导小组”中的成员都是各学科教学骨干。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转变“师本位”思想,重视“以生为本”,打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小组长参与课堂教学管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案,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管理的机会,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达到“我参与,我自信;我学习,我快乐”的目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有效的师资培训保障课改稳步推进      1、拓宽培训渠道。近年来,学校创新拓宽了师资培训的渠道和方式,重视发挥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重视教师个体的实践活动,采取了脱产或在职进修培训、校级培训、科组及备课组培训、教师个人自我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经过上级逐级推荐,学校有3人参加了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有5位教师到英国学习。2009学年上个学期,学校先后组织了科组长、级组长、备课组长、中层干部7次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了山东课改专家到学校进行了5次大型专题报告和培训,每周召开一次反馈会,教师写的学习反思达350多篇。      2、深化校本教研。学校构建了融教学、教研、进修、教师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教师校本研修体系,形成了在校长室指导下的教学研究中心—学科组—备课组—教师个体研究的      “四级校本教研网络”,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骨干队伍。      结合实际,学校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教研内容丰富,学校每学期召开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二是教研形式多样,安排教师外出进行学习考察,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省级的教育管理培训,外派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脱产培训;教师承担市、区公开课,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近三年来,学校以各种形式进行校本培训,科组、备课组、班级教研已经制度化,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      3、开展教育科研。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落实教育科研工作:一是成立教育科研的领导组织机构,二是构建学校教科研网络,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三级管理网络模式,三是完善各项教科研制度,四是创建面向网络的科研管理新模式,使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自动化、网络化。      在大力开展教育科研,走科研强校之路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学校先后承担了17项国家和省、市、区级重点课题,80%以上的教学人员参与了各种教学课题的研究。2008年6月,学校被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确定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2009年,我校申报了19项区小课题,涉及八个学科,最后立项的有八个小课题,列全区立项数量第一。      4、实施“蓝青”工程。学校长期开展拜师结对活动,促使大批中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迅速成才,脱颖而出;同时促进老教师不断钻研,提升自己。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向精、高、深处发展,为骨干教师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积极推荐、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比赛,以赛促教,为青年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舞台。推举青年教师到区一级学校帮扶,承担重要岗位的教学任务,为帮扶学校提供强大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让这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四、鲜明的特色突显教育教学实效      1、实施值周班工作,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值周班”制度是学校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上的重要举措,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德育形式。“值周班”以德育研究中心为主导,团委、学生会配合。      “值周班”管理是以班为单位,在值周干部、团委学生会、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每周由一个班级负责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纪律、日常习惯、宿舍管理、清洁卫生、劳动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监督,承担一周内临时性的服务工作。每周周五,值周班长在学校行政会作专题汇报。      在值周班工作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各班结合高效课堂中成立的学习小组,创造性地推行了值周组工作,将班级值周工作分项交给小组去落实。      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文明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导气质得到了增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2、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行课堂教学改革。2009年9月,学校向全国课改先进学校学习,分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临帖”到“破茧”,尝试建立适合我校的“352”高效课堂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加强与高效课堂相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负责。      “352”模式的操作步骤。第一步,30%的时间,引发意向(激发动机)、小组交流。首先,引发意向(激发动机),教师对学案完成、对前天的小测优秀的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通过表扬,有目的地引起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然后,小组交流,先组内同质对子互学,再异质对子帮学。第二步,50%的时间,展示讲解。教师根据学情调查,分配展示内容,学生展示讲解、质疑,教师点拨。第三步,20%的时间,总结与小测。学生通过画知识图、树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小测,用小纸条的形式对当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52”课堂模式主张三条原则:第一条,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障;第二条,独学重于对学,对学重于群学,群学重于教师讲;第三条,处理好小展示与大展示的关系,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这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讨论,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为了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学校创建了学生“星级小组”“星级个人”的“星级”评价体系。      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有校本特色、班级特色,体现奋发向上、书香浓郁的特点,有激励性,能营造一个优美、整洁、雅观的客观环境以及团结、和谐、互助、人人体验成功的人文环境。      经过探索和实践,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1月20日,中国教师报对我校的改革进行了报道,报道的主题为: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改革文化“。从管理、育人、生活、课堂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010年4月,我校接到《中国教师报》和郑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成果展示暨全国首届高效课堂郑州‘课博会’”邀请函,选派刘小妮老师参加会议,并上公开课,刘小妮老师的课被大会组委会评为优质课。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心理师资队伍雄厚,有2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有88名教师已经取得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心理健康教育被列为学校正式的课程,每周一节。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了家校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2006年11月,我校被评为广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4、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1997年开始,我校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活动课程开设。1998年学校成为广州市首批“绿色学校”,2000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2006年1月成为“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目前,我校正积极创建国家级表彰绿色学校。《羊城晚报》曾对我校开展的“保护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家园”系列活动进行了大幅报道。      五、优异的成绩展现师生的团结拼搏      经过全体师生的团结拼搏,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高考成绩捷报频传:从2002学年至今,我校连续7年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也是2006年以来唯一一所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工作一等奖”的广州市四组生源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三学年,我校学生共有274人次在区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特别是体育竞赛,共有120人次获区级以上奖励。教师专业发展成果突出:近年来,我校教师发表、获奖、交流的论文达248篇;在市、区教研会上作专题发言有50多人次;省、市优秀教师(德育工作者)15人,被评为区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有51人次;获得“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个人奖”有25人次,被记三等功1人。      学校还先后获得 “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先进集体”“广州市教学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心理教育实验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竹料路口邮编:510545电话:020-87440140

友情提示
此页是<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网站链接
网址链接: www.gz80ms.net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wangtjzscyd99.honpu.net/